本报南宁11月3日电田成行、垄成亩,瓜、菜错落有致,大棚、遮阳点缀其间;金黄色的“金美人”西瓜躲在瓜架下,甜香四溢,一派丰收景象。记者在广西宜州市城西“高科技农业示范园”看到的这一景观,是5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政府扶持下创造出来的。短短几个月时间里,这里崛起了初具规模的“大学生科技创业园”。
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总经理覃宝祖,1998年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时,就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的路子。
今年2月,覃宝祖与葛凡平等5名平均年龄仅有25岁的大学毕业生向宜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,表示不要分配工作,回乡创办示范基地,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,希望政府在资金、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。当时,5人中有两人即将毕业,已找到单位,另外3人已在南宁、柳州拥有一份固定工作。
宜州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,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。市里几位主要领导专门把几位大学生请来座谈,听取他们的想法,很快决定创办大学生科技创业园。创业园由市农业结构调整办和大学生合股经营,政府提供资金、基地,大学生们则以技术入股,具体实施管理和进行技术服务。7月底,“大学生科技创业园”挂牌运作。8月1日,15.3公顷土地全部落实,政府落实50万元资金,用于科技园基本建设。
大学生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,开始新品种引进、选育工作,相继种上“黑美人”西瓜、“金姑娘”甜瓜、抱子甘蓝、东升南瓜等35个名特优品种,共10.67公顷,实施大棚、小拱棚、遮阳等多种栽培模式。已经收获的“黑美人”西瓜由于品优质好,销售价格比当地市场价格高出2-3倍。目前丝瓜、甜瓜等菜果也已成熟,丰收在望,昔日的水淹田如今成了高产田。
科技园的建设正以极好的示范作用,带动宜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开展。远近干部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,两个月内已达1000余人。附近的村民从怀疑变为信服,纷纷表示明年也要改种高科技作物,邻近的一个村准备自出劳力和20亩土地,请大学生们去帮助搞开发。
覃宝祖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,他们要在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的基础上,把科技园真正建成农村干部技术培训中心。